20180819130133_32.jpg

這是我第一次被邀請參加試片會

讓人既期待又緊張 (?!

在收到邀請的當下立刻看了幾次預告片

看完時心裡覺得是個容易乏味的題材

不過今天看完電影後發自內心給他好評

以不爆雷的前提下簡單的評論大概如下

時間軸切換的長度與頻率恰到好處

故事內容的表現也十分清楚完整

演員的表現能引導觀眾的情緒

節奏和起伏都讓我看完覺得十分舒適

認為整部電影的安排都十分的細膩

這部片在 8/24 會正式上映唷!

 

防雷分隔


防雷分隔

12133697_web1_Adrift_Final-Cover_teaser_060618-1200x800.jpg

整部片切成兩個時間軸同時進行

片頭開始是暴風雨後現在的時間點

女主角爬出零亂的船艙找不到男友

另外一個是過去男女主角相遇的時間點

女主角和男主角在停船口相遇

兩個時間軸會不斷的來回做切換

頻率算是非常的高而且間隔很短

但是我覺得每一次的切換都有他的目的

也就是把劇情中的小細節傳達給觀眾

先是兩人的相遇交代了彼此的個性

一開始理查 ( 山姆克萊弗林 飾 ) 的坦率

和塔米 ( 雪琳伍德利 飾 ) 的嬌羞

到兩人一起前往小島跳水時的反差

塔米的狂野和理查的細膩互相吸引對方

這樣的性格也對應到了船難後的故事

塔米努力的想讓兩人能一起活下去

理查儘管重傷仍然細心的鼓勵塔米

甚至說出自己只是累贅的話

( 理查上岸後直接上演 我就要你好好的2 )

在暴風雨的當下塔米努力想盡一份力

理查則是不斷的顧慮著塔米的安危

也是兩人性格個性的表現

前後呼應的除了個性的差異

先後在船上都出現了一次陸鳥的蹤影

一次帶來的是災難的徵兆

一次帶來的反而是靠岸的希望

導演在這些時間軸上的小巧思

有太多地方可以讓觀眾反覆玩味了

 


 

adrift-shailene-woodley-sam-claflin-disaster-at-sea-stx-entertainment-2.jpg

除了上面導演在時間軸的運用很讚之外

最讓我喜歡的就是塔米與查理告別的地方

漂流到第41天明顯兩個人已經到極限

塔米的一句 [ 我必須拋棄你 ]

鏡頭往後一帶卻不見查理躺在船頭

我還在心裡納悶怎麼有力氣翻下船

才從後續畫面中認清查理在暴風當下已經罹難

而片頭一開始下沉的人正是查理

這時候也開始的解釋了前面查理的部份

像是在船上教塔米計算船隻位置

可以從查理在自己船內的拍立得知道

過去查理已經教過塔米如何計算

陪伴著塔米的也許真的是幻覺

也許就像當事人在片尾報導中提的

真的有一個聲音要她撐下去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傻呆哥 的頭像
    傻呆哥

    傻呆哥快樂過生活

    傻呆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